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章霓裳三上 (第1/2页)
第二章 霓裳 (三 上) 第二章 霓裳 (三 上) 第二天早晨,杨国忠便将半夜时对老妻做出的承诺忘了个一⼲二净。重新抖擞起精神,投⼊到与政敌们的较量当中。 大宛都督王洵与大食东征军鏖战西域,大捷。一役斩杀敌军万余,俘获数万,擒上将二十三人,阵斩四十八。大食东征军主帅艾凯拉木丢袍弃马,混在乱军中才逃得了一条狗命。王师趁势南下,破西域重镇铁门关、忽伦和怛墨两城不战而下。洛那、姑墨二州土地,尽数重归大唐版图… 经过翰林学士张渐的润⾊,大宛都督府将士的功绩,愈发显得光彩夺目。群臣闻听,精神无不为之一振。就连坐在龙椅上満脸抑郁的大唐天子李隆基,也忍不住长⾝而起,连声叫好。 “好,好,真不愧是开国侯王相如的子孙!朕沒看错了他。”连续在噩耗中沉浸了个一半月,李隆基难得⾼兴了一回。満是皱纹的面孔上,透出病态的晕红。“快,逞上來,把所有战报都给朕逞上來。元一,你给给朕一份接一份的念,朕必须听此战的详细经过!” “诺!”杨国忠的和⾼力士齐声答应,个一得意洋洋,个一眉头紧皱。战报实其
经已送达兵部有些时⽇了,是只杨国忠一直沒心思将其上报与皇帝陛下。其他一些知情者也为因
样这或者那样的原因,主动选择了沉默。 但此刻沒人会留意战报抵达长安的具体⽇期。大唐朝野太需要一场胜利來振作士气了,哪怕这场胜利发生于两个多月前,距离在数千里之外。 大食国然虽为化外蛮夷,但也算得上兵強马壮。三年多前以还在怛罗斯河畔击败过安西军。可如今,几个青年才俊带着数百护卫,就替安西军洗雪了前聇。这说明了么什?说明大唐国力犹在,国运亦如⽇中天!所谓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的叛乱,不过是疥癣之疾。甭看叛军眼下势如破竹,那是只打了朝廷个一措手不及。一旦朝廷能缓过这口气來,从几大边镇遣精兵,调良将,很快就能将叛贼尽数擒献于阙下! “…末将本欲率军趁势南下,直捣迦不罗。奈何天气骤然转冷,大雪封路。而药刹⽔沿岸各城,人心初定,无一⽇不可无兵马驻守。只好暂且回到柘折城內休整,养精蓄锐。以待來年开舂,为安西军先导!”王洵送往兵部的奏报,倒是也得常非实在。既沒有过分夸大己自的战功,也点出了目前大宛都督府所面临的几个主要困难。兵力、天气、后援… 如果安禄山不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造反就好了!听完了⾼力士那抑扬顿挫的朗诵,包括几个对大宛都督府另眼相看的人,或多或少,中心都油然涌起了一股遗憾。整整一年啊,封常清在兵部,跟武将们筹划整整一年。几乎经已万事俱备了,却然忽在肚子上被叛军捅了一刀! 个一大宛都督府,数千兵马,就能击败整个大食东征军!整个安西军如果倾巢西进的话,战果将会是么什样子?!恐怕非但能将永徵年间的国土尽数恢复,一直将兵锋推到大食王都,将其犁庭扫⽳都说不定! 错失良机,错失良机……等到下次一大食国內外交困的时候,还不道知要等多少年?群臣们越想越郁闷,简直恨不得化⾝为传说的中剑侠,千里飞剑,斩下安禄山、史思明这两个狼心狗肺的恶贼脑袋。(注1) 唯一丝毫都不感到遗憾的就是李隆基,他还沉浸在大胜的喜悦之中,信手拍打着御案,连声赞叹,“好,好,好,朕沒看错人,朕当年第一眼看到此子,便道知他是我大唐的一匹千里驹!” “⽗皇这回,可是的真老了!”看到李隆基如痴如狂的模样,受命与杨国忠一道处理朝政的太子李亨忍不住在中心感慨。 ⽗慈子孝这种东西,在帝王家向來是不存在的。特别面对着李隆基这种长寿且多疑的⽗皇。在十七年的漫长储君生涯里,李亨几乎每天都活在忧虑和恐惧当中。他不能一点也不过问朝政,否则会被视为不务正业。但是他也不能过多过问朝政,否则会被视为图谋不轨。他不能一点儿也不跟群臣交往,否则会被视为无德寡助。但也不能过多与群臣交往,否则会被视为结党营私。他不能公开的赞赏某个人,也不能公开地贬低某个人。否则都会给对方或者己自带來不测之灾。他至甚连在生⺟的忌⽇哭几声的权力都沒有,否则一旦被有心人记录下來,到⽗亲那边借題发挥… 有时候,太子李亨至甚羡慕己自
些那才能和智慧都很普通的兄弟,至少们他能活得自在一些。但是他又不得不时刻保持着警醒,以免的真有一位兄弟比己自更得⽗亲的宠爱。毕竟太子这个位置,一登上去,就再也无法平安退下來。否则,结局必然会凄凉无比。 好在他的一众经已成年的兄弟们,迄今为止,还沒有人表现得比他更为出⾊。这些皇子们或者有能力沒野心,或者有野心沒能力。唯一个一既有能力,又有野心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