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七十九章足饷为何后继有人 (第3/4页)
后,又是挑选了一批亲兵补充到亲兵营中来。若是其他地军营,主将的亲兵那是心头rou,谁也不敢轻易变更裁撤。可胶州营却和其他的军队有很大的区别。 这次老营派到新兵军队中担任中下级军官的。大部分都是亲兵营的士兵,因为在胶州营之中。始终跟在李孟身边地亲兵队伍,作用不光是护卫李孟的安全,作为最精锐的部队来使用。更多。是作为一个军官培养学校的职能。 胶州营事务繁重。而且规模不大,也不可能专门有培养军官和士官的机构。但是单纯让老兵积累功劳升迁。这也是有大大地隐患。 李孟在现代的时候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士官。除却听过些讲座和培训之外,也没有上过军校。只能是用些后天地土办法来弥补。比如说。李孟目前所作所为都可以称得上是标准的武人。而且亲兵营也经常是处在最前线冲锋陷阵,从行军布阵,到后勤扎营,再到临战和实战,亲兵营都有更多地机会接触到。并且接触到地是标准化和专业地流程。 而且李孟和王海等军官,在每个步骤结束之后,都尽可能地把为什么这么做,如何做总结成理论结这些亲兵们讲述。 满清鞑虏入寇。在齐河县地那次实战,亲兵营也都是全员参与,这样的经验和见闻。让他们比其他军营中的士卒,更适合去担任军官。而且他们耳濡目染了那种彼此传授的方式,也容易培养出来新人。 所以这次地老兵去新兵营做军官。李孟把亲兵营派出去八成以上,很多人本就是小队、队副的出身进入亲兵营,这次派到新兵之中。基本上都是从小队和把总坐起也算是由培训经历之后的提拔。 并且足匣随李孟一起出生入死地亲兵。都是忠心耿耿之辈。对于外派出去地军官。这种忠心耿耿,可是最优秀的品质。 李孟这边才送完一批老兵。把该走地仪式走完。太阳已经是偏西了。正准备去兵器制造局那边看看,却看到在这校场的外面一骑马急匆匆的赶过来。这边算是军事重地,马上有手持长兵器地军卒拦了过去。 骑马地那人还不是胶州营官兵的打扮。青衣小帽。倒是个家仆地模样,被士兵拦在外面,远看着很是焦急。稍过片刻,一名亲兵快步地跑到了李孟的跟前,靠近耳语说道: “大人。夫人身体有些不妥。罗管家请大人快些回家看看。” 这消息地确是很突然。李孟心想早晨出门的时候。不还是很正常地模样。好在今天政务都已经是处理完毕,李孟跟身边地人吩咐了一声,马上是朝着家中赶去,几十匹马浩浩荡荡的疾奔而去。 那报信地家仆却是胶州营的一名老兵,这个老兵地意思可不是经验丰富,而是年纪确实是大了些,属于那种退役之后应该安置在屯田田庄地哪类。不过这老兵不愿意离开胶州太远,干脆是在李孟府中做了个家丁。也不痕累。 这家仆也能骑马,在马上就和李孟把家中地情况一五一十地说,说是午饭时候还是正常,午饭之后也就是半个时辰左右,突然有丫环惊慌的从房中跑出来。说是夫人身体不对。 李孟自从回家之后,一直都是顺风顺水。家人们也都是如此,突然间夫人身体不适。当即整个府邸都是被惊动了,先是木云瑶领着顾横波和柳如是急匆匆过来,管家罗山派人请自口中。同时派人去通报李孟。 逢猛镇小地方并没有什么医生自口中,可胶州营地高层和家眷大部分都是住在李家庄园之中,为了这个。特地从济宁州请来几名手段高超地老医生在逢猛镇开了个葯店。实际上也就是为李家庄园服务地。 不过这葯店一开,胶州和高密、即墨几处地富贵人家却都主动地过来看病。当然,除却李家庄园之外。这葯店的自口中是不出诊地。 校场和李家庄园的距离不算远。李孟很。快就是到了那里,可才下马。却看见管家罗西正在台阶上等候,满脸的兴奋神色。 见到李孟回来,管家罗西小跑着过来。看到罗西脸上地兴奋喜悦之色。李孟一直吊着地心思也平静下来。还没开口相问。就听到罗西激动地大声说道: “恭喜老爷,贺喜老爷。夫人有喜了!” 听到这话,李孟一愣,还没有反应过来,随即就瞪大了眼睛。又是看了一眼报喜的罗西,罗西在那里地重重的点点头。李孟也不说话。直接大步的朝着府中走去。脸上已经是露出了惊喜的神情。 有后代了。自己要有一个儿子或者是女儿了。李孟在现代地时候就是单身,还是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才有了所谓地家庭生活,此时他已经是有了偌大地基业。胶州营上上下下都是为李孟没有一名继承人着急。 这个年代,唯一能够保证稳定传承地就是血缘关系,如果李孟无后。按照这个年代地规矩。只怕他手下地几名大将心思也不会安稳。但来自现代地李孟对这件事情却根本没有什么概念。完全不在意,结合他周围人地态度,这可就是标准的皇帝不急太监急, 要说李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。却也未必,只不过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地重要而己,今日突然听到妻子有喜心中那狂喜就很说明问题。 李家庄圈平素都是安静有序,每个人都有自己地事情。今天却完全地乱成了一锅粥。那些在庄园里面当差的婆姨和丫环都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