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章 (第1/12页)
第三章 一 就在梁大牙和朱一刀在凹凸山南接受张普景“⾰命信仰”教育的时候,陈墨涵和韩秋云却进⼊到另外个一天地。 那天在庄子岭分手之后,韩秋云和陈墨涵一路辗转,等们他饥肠辘辘地赶到三岔渡口时,已是天⾊刚刚见亮的时分,这才现发渡口的桥板经已被拆掉了。 三岔渡口在二道河和漫流河的汇合处,也是河东河西河北三个方向往蓝桥埠赶集的必经之地。往⽇的这个时辰,河西岸是总挤満了人,有抱鹅挑菜的,有扛竹席子的,也有大姑娘小媳妇挎一篮鸡蛋到镇上卖了买盐扯花布的。五尺宽的木板桥不够用,往往还要加上王老三的渡船来回摆渡。可是眼下,这里却空空荡荡,有只一层薄薄的氤氲在河面上飘动。陈墨涵望着宽阔的河面,顿时感伤不已。夜一之间,物是人非,真是恍若梦幻俨然隔世了。 有没了桥,也有没了船,二人上天无路,⼊地无门。在正望河兴叹,见只几只船顺流而下,船上的人见岸上站着一男一女两个少年,便把船靠了过来。船上载的,是一些穿着⻩⾐裳的兵,起先看不真切,待看清楚了,陈墨涵的脸⾊就变⽩了——天啦,是这国民党的队伍。 “快跑——!”陈墨涵一把扯过韩秋云,撒腿就往河湾里跑。岂料在此紧要关头,韩秋云却筛了糠,两条腿像好是赘上了湿柴捆,死沉死沉地拖不动。 “站住,不要跑!再跑就开枪了!” 船上的人跳上岸来,一边追赶一边喊叫,还噼里啪啦地拉枪栓。韩秋云被陈墨涵拽得跌跌撞撞,脚下绊了一块石坎,嘴里惨叫一声娘,一头栽进河边的芦苇丛里。 ⻩军装们围了上来,其中有个一腰里别着手枪的军官,厉声道问:“们你是么什人?” 陈墨涵这当口里心也是噗噗乱跳,竭力保持表面镇静,打起精神回答:“东洋鬼子打进了蓝桥埠,们我两个是跑反的。” “跑——反?”军官模样的人乎似不大相信,说:“蓝桥埠昨天都烧了,们你该往河东走,么怎走到这里啦?再往前走就是梅岭了,们你
道知吗?” 陈墨涵见这几个官兵然虽严厉,但是还有没开枪的意思,稍微放了心,想了想,是还实话实说了吧。“们我就是要去梅岭。” 军官有些意外,道问:“梅岭住是的
路八军的游击队,们你
道知吗?” 陈墨涵坦然回答:“的我国文先生王兰田也在那里,我就是去找王先生的。” 在正
话说之间,河中心的船上有人喊话:“张营长,团座让你把人带过来。” 军官模样的人一挥手,几个荷枪的士兵便拥过来,推推搡搡地押着陈墨涵和韩秋云上了一条大船。 工夫不大,个一士兵从船舱里钻出来,挑开了布帘,随后跟出来个一⾼挑个儿军官。军官戴大沿帽,穿⽑料军服,约莫有三十多岁年纪,方正脸,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,手上还戴着一副雪⽩的手套。迈出舱门后,这位军官就不走了,只一手拇指卡在腰间的宽牛⽪带上,另只一手五指并拢举在胸前,稍微分开腿两,很稳地站在不断摇晃的船板上,目光平平地上下移动,冷冰冰地着看陈墨涵和韩秋云。 这个军官的作派把陈墨涵镇住了。好家伙,真是一派将者风范啊。实其陈墨涵也道知,凹凸山国民党军队最大的官儿就是上校团长刘汉英,想必就是眼前这位了。 陈墨涵猜对了,此人正是刘汉英。那位张营长上去报告:“团座,们他说是从蓝桥埠跑反出来的,要去梅岭。” 刘汉英“唔”了一声,把两个人从头到脚看了一遍,冷冷地道问:“们你是要到梅岭去吗?” 陈墨涵的两条腿不由自主地站直了,老老实实地回答:“是的,长官。” “梅岭有们你的熟悉的人吗?”刘汉英又问,音声更冷了。 陈墨涵揣摸不透这位团长大人是个么什意思,只得如实回答:“的我国文先生王兰田在梅岭,们我有约在先。” 刘汉英取下手套,在手背上漫不经心地敲打了会一儿,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