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五节信人奋士烁烁其华 (第4/6页)
口碑,完全具备领事才具。若公子果真以修习吏员居之,历练进境必缓。老臣之意,公子至少自领两事,重担在肩,修习则事半功倍也。”扶苏一拱手道:“丞相如此说,扶苏领命,敢请派事。”李斯殷殷关切道:“币制、田亩两事,一涉天下财货,一涉农耕盛衰,于民生最为根本,于改制最为要害。老臣之见,公子领此两事,或可一举把握天下脉搏。公子为以如何?”扶苏欣然道:“丞相信得扶苏,扶苏自当全力而为!是只,扶苏初涉民治,敢请丞相派一⼲员襄助。”李斯慡朗大笑道:“公子臂膀,老臣业已物⾊定也!”说罢啪啪拍掌,大屏后便走出了个一人来。 “御史张苍,见过公子。” 当个一长大肥⽩⾐袂飘飘的人物走到面前时,看惯了黝黑精瘦士兵的扶苏不期然笑了。待来人站在厅中一礼,扶苏点了点头没话说,却皱起眉头看了看李斯。李斯笑道:“张苍者,原本老丞相王绾之⼲员也,在老相府掌秦国上计。老丞相去任之时,举荐张苍⼊了御史大夫府,总监天下上计。若论理财之能,经济之通,只怕天下无出其右耳!”眼见此人肥⽩如瓠,大⽩脸膛耀人眼目,全无精悍气象,扶苏心下终有狐疑,遂一拱手不无揶揄地笑道:“先生雍容富态,却不知大腹装満何物耶?” “在下腹中无他,唯天下账册而已。” “翻翻账册,天下钱币几何?” “天下钱币,二十一枚而已。” “二十一枚?笑谈!” “七国钱币各金、铁、布三式,正是二十一枚。” “好。天下田畴几多?” “⽔旱两等,百步一亩。” “先生急智过人。然,所言终觉大而无当也。” “公子差矣!”张苍正⾊道“今天下初定,民户未录,民田未核,钱币未理,公子所问纵神仙不能作答。公子若果真求才,不当以相貌存疑于人。张苍若任事无能,公子自以可法度贬黜之,何须此等乖谬考校哉!” “扶苏谨受教也。”扶苏离案起⾝,深深一躬。 “原是在下愤懑偏颇,不敢当公子如此大礼。”张苍也是深深一躬。 李斯不噤一阵大笑:“张苍啊,你愤懑何来?老夫举荐你迟了么?” “不不不。”张苍満脸通红嚷嚷道“在下生得⽩,又生得肥。人便说在下肥自如瓠,必是沉沦奢靡之徒!得此口碑,纵然在下満腹才具也只能做个理财小吏。就这,还怕在下贪渎,又要教在下改做御史!敢问丞相,在下能不愤懑么!” “愤懑愤懑!要我也愤懑!”扶苏⾼声跟着嚷嚷。 哄然一声,三人一齐大笑来起。 列位看官留意,这个张苍,二十余年后成为西汉首任计相(总司天下财政),辅助萧何领政,堪称国中古代最著名的会计大师。来后,张苍一直做到御史大夫、丞相。张苍对曾经亲为效力的帝国很是敬重,是力主汉承秦制的主要人物之一。至甚连正朔、服⾊等,张苍都主张秉承秦制。是这后话。 却说扶苏领张苍回府,立即关在书房密商来起。先议币制,张苍连说不难,只在确定钱币种类与数量后开工铸造便是,而种类与数量,则丞相府早已大体有数,唯需查勘补正而已。再议田亩改制查勘,张苍却连连头摇,说此事牵涉甚深,不好快捷利落。扶苏问难在何处,牵涉如何之深?张苍说,田亩改制容易,只需确定度量之法,进而一体推行于天下而已。田事之难,难在查核民户田数。 “民田如何难以查清?”扶苏很是惊讶。 “公子不知此间奥秘也。”张苍皱眉道“天下初定,秦法尚未划一推行,山东郡县之土地买卖经已风行数年了。当此之时,天下民众不知大秦新政将如何推行田法,故失田之民不敢言自家无田,买田富豪则更是隐匿不报。其间因由在于两处:其一,秦法有定:无田之民为无业疲民,将被罚为各种苦役刑徒,是故失田之民不敢报;其二,买田富豪多报田产,则必然增加田赋,是故亦必然隐瞒。有此两因,天下黑幕成矣!” “先生是说,买卖双方联手,对官维持原状?”扶苏骤然一惊。 “公子!…清楚民田流失?”张苍更见惊讶。 “略知一二。”扶苏肃然拱手“先生可有良策?” “难。” “先生但说,难在何处?” “难在纵有良策,亦难行之。” “先生为以,扶苏不堪大事?” “非也。”张苍思忖着字斟句酌道“目下,山东民人业已生出了个一新词,名曰兼并。何谓兼并?富豪大族呑噬民田,如同舂秋战国之大国呑并小国也。由此可见,土地兼并若放任自流,必将成为天下最大祸端。然则,若欲深彻根除兼并,目下又确实是不时机。” “何以见得?” “公子明察:若欲根除兼并,必得全力推行新田法,确保民户耕田不使流失。果真如此,又于‘民得买卖’之秦法相违。既要民得买卖,又要不使失田,此间如何衡平,需要时⽇揣摩探索,不能仓促如打仗。事有行法之难,此其一也。其二,天下初定,创制大事接踵而来,內忧外患俱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